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五十二章 印度行

1731年8月10日,正午时分,在无边的荒漠中,一支长长的驮马队伍缓缓地向前移动,沙尘滚滚,骄阳高照,使得周围所有的景象都变得有些模糊而虚幻,让人难以看清前方的道路。

马儿喘着粗气,不断打着响鼻,脚步也异常沉重,明显是不耐荒漠的恶劣环境。只有那些数量众多的骆驼仿佛对这一切早已习以为常,迈着坚实的步伐,缓慢而坚定地向前行进着,沙粒在脚下发出沙沙的声音。

荒漠中的气温极高,让人感到炙热的气息,人们流出的汗水很快就被蒸发掉了。驮队中的人们都戴着宽大的帽子,并用绵软的围巾将面庞完全遮护,以防止沙尘和阳光对他们的皮肤造成伤害。驮马两侧除了载有大量的货物,还携带了数量不少的风干食物和水源,以备不时之需。

驮队中间还有三十多辆马车,全都堆满了货物,使得车轮驶过后,在荒漠上留下两道深深辙印。

易卜拉欣·汗取出水壶,狠狠地往嘴里灌了两口,抬起头来,微微眯着眼睛,看了看刺眼的日头,嘴里发出低低地咒骂声。

是的,他此时有些后悔带着人跟着这支驼队前往印度,去面见齐国驻印度地区的高级外交事务专员。

最多就像是在波斯一般,通过对当地的统治阶层施加影响力,从而攥取政治利益和商业利益。

喀拉特汗国以前的都城是胡兹达尔,虽然地处汗国中心位置,但深处山岭之中,交通不便,遂于二十年前,听从齐国人的建议,将都城迁移至基达。

尽管易卜拉欣·汗一直身处闭塞内陆腹地,但也能从不同渠道获悉一些外面世界的消息和传闻。

齐国跟印度又不接壤,人口又不具有压倒性优势,加上人种、宗教和文化上的巨大差异,他们怎么可能会占领整个印度呢?

在狠狠地睡了一天一夜后,怀着审视的态度,他简单游览了这座汗国都城。

易卜拉欣·汗对此非常失望,即使他代表纳迪尔向齐国人允诺,在推翻萨法维王朝后,齐国人此前获得的所有商业利益和政治利益将不会受到丝毫影响,甚至,还会给予他们更多利益。但齐国人仍旧没有改变立场,坚定地支持萨法维王朝。

这个由俾路支人建立的汗国如今俨然已沦为齐国人的保护国,所有的内政、外交和军事基本上都被齐国人所控制。据说,就连汗国继承人的确立,也必须经得齐国人的认可和同意,方能“合法”地继续统治这个国家。

无可奈何下,易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