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14章 朝廷监督挖红薯

福临参加早朝前,先将送给皇额娘的香皂肥皂送到慈宁宫去。

孝庄见到福临非常高兴,这次福临给孝庄送了两箱香皂一箱肥皂,还对母后说了,他要和自己的救命恩人一起办香皂肥皂厂的事。

孝庄甚感新奇,办厂?这是在爱新觉罗家族从来没有的事,自己的儿子居然要办厂?不过,听说福临是和自己的救命恩人一起办厂,她这才放了心,原本想和福临多说一会儿话,但福临已经耽误了上朝时间,只好先让福临走了,告诉福临,上朝结束,再来对自己详细说说办厂的事。

福临一边答应着,一边急急忙忙到乾清宫去。

福临耽误了上朝时间,等他提着一个沉重的布袋来到乾清宫的时候,早朝已经开始了,户部尚书车克正在禀报全国缺粮情况,现在旱情消除了,但地里的粮食蔬菜不是今天播种明天就可以收获的,农作物的生长周期长,一时半会很难缓解粮食危机。

不得已,前段时间黄台吉就已经下昭,要求全国人民共度时艰,特别是各级官员,更要节俭生活,严禁铺张浪费。他本人带头,自觉节俭生活。

黄台吉原本临睡前喜欢喝一碗热腾腾的鸡蛋汤,但现在,他宁愿饿着肚子也不再吃宵夜,满汉全席改成四菜一汤,不仅如此,皇上在乾清宫放了一个类似功德箱的东西,他称这箱是存钱罐,每次上朝,当着大臣们的面,向存钱罐里投一枚铜板,以示节约每一个铜板,大臣们见状,上朝时都带一个铜板,黄台吉投铜板后,大臣们跟着再投,每次上朝结束,存钱罐里至少就会有一百多个铜板的收入。黄台吉说,这叫集腋成裘。

唉!黄台吉哪里是在集腋成裘,分明是在大臣们身上薅羊毛,虽然一次只薅一个铜板,但每次上朝都被薅一个铜板,大臣们还是深感郁闷,这郁闷只能闷在心里,谁敢批评皇上集腋成裘的节俭精神呢!

这还不说,黄台吉为了提倡农耕,还在宫里一个角落开了一块地种蔬菜粮食,自诩这块地是自己的责任田,每种一种蔬菜或粮食,就举行一次亲耕仪式,有时锄锄地,有时施施肥,有时捉捉虫,还让几个画师将他农耕时的样子画成画,以彰显自己亲农的姿势。

黄台吉说,朕的榜样就是告诉各级官员,要重视农耕,要自给自足。

但皇上的榜样最多也只是一种精神上的力量,地里的蔬菜粮食,并不像皇上那么秀一下就能秀出来的。民间粮食仍然短缺,老百姓仍然吃不饱饭,日子仍然艰难。

而这段时间,大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