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三百零七章 盗案(本章免费)

笔名辛忠平支持赌马的文章被发在《新民日报》头版,本来已经逐渐沉寂的舆论又被炒得火热。但报纸是民间舆论,御史和给事中们没理由就这个问题给皇帝上奏章——只能干生气。脑瓜笨的在家中长啸,心眼活络的就写出一篇篇驳斥的文章投稿到《京师日报》。

这时候就显出朱翊钧在京师设立两份报纸的先见之明,如果这些反对的声音发不出来,——报纸没有了公信力不说,还特别容易形成信息茧房,造成民间舆论与报纸舆论的两层皮。

朱翊钧设计的很完美,张元功哥儿却两个欲哭无泪。英国公殁后,张元功继承了二等公爵之位,任宫廷大臣,位置还在陈矩之上——英国公一府圣眷优隆不减。

当然,这圣眷不是免费的,其弟张元德就成了皇帝掌握舆论的一把刀。因为张元德是《京师日报》的东主,张家也跟着身不由己——张元功这些天被周王见面就骂这样的事儿就是代价。

这两家报纸舆论定位不同,《京师日报》号称中立但偏向保守,《新民日报》也号称不偏不倚但倾向革新,在变法如火如荼,保守派被一批批赶出朝堂的当下,《京师日报》日日游走在政治不正确的边缘,张元功和张元德哥儿两个想死的心都有。

因为皇帝操纵舆论属于高端机密操作,因此朱翊钧一般都是与张元功口授要旨,包括侍从室内的心腹和内阁重臣在这事儿上都不立文字。如果后世历史学家看这段时间的历史,肯定会造成一个美丽的误会,以为大明一直到了万历十二年保守势力还很强——《京师日报》那些文章就是明证。

其实,在皇权至上而且朱翊钧已经稳固权柄的此时,“春来我不先开口,哪个秋虫敢作声”才是朝野常态。但如此一来,英国公家就处于一种很奇妙的状态。

在朝堂之上,众人避之唯恐不及;等回到家,那些和《京师日报》立场相近的在野人士却来嘘寒问暖——把张元功和张元德两个搞得快精神分裂了。

但是,车门已经被皇帝焊死,两个人也下不去车,只能咬牙苦撑。如今面对纷至沓来的投稿,张元德带回家跟哥哥商量——咱是发呀,还是发呀。

此事早就上达天听,张元功在养心殿已经得了旨意,此时咬牙道:“挑那些言辞激烈的——发!这些天我躲着点周王就是了。”

......

赛马会的诞生只是京师与天下发生巨变的一个缩影,因之引发的剧烈争论也不过是如今这舆论纷争的一个小小浪花。京师百姓们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