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02章 浣花溪边上黄四娘

黄四娘家花满蹊,千朵万朵压枝低。留连戏蝶时时舞,自在娇莺恰恰啼。

杜甫初到成都的时候,穷的一塌糊涂,甚至连饭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的,全靠别人接济度日。

但是他脑袋里想的却是要在成都安家立业,在浣花溪边上修一座杜甫草堂,因此开启了他无比轻松诙谐的搞笑人生。

大诗人的心思你别猜,那个时候的诗人可不是作家,甚至有点像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家。

他靠写诗的方式来‘众筹’他的草堂赞助款,每个赞助过他的人都会得到一首‘感谢诗’,这铁定是一封充满诗情画意的感谢信。

而那些答应赞助资金却没有到位的人也会收到一首杜甫的诗,他曾经写过一首《王录事许修草堂赀不到聊小诘》,这首诗的大意是王录事赞助的资金还没到位,得催一催。

除了通过‘众筹’的方式之外,杜甫还通过写诗拉‘赞助’。

他通过写诗跟附近的县令要来了绵竹、桃树,跟邻居要来了李树、黄梅树。

就连杜甫草堂里用的瓷碗,也是通过写诗得来的。

就这样,杜甫草堂修好了。

我们的大艺术家司徒璞云最近正忙于在他的古镇小院里种树,不同的是,他的树除了几棵车厘子树和桃子树是订购的之外,其余的几颗脐橙树全是邻居接济的。

苍南的脐橙可以说是一绝,邻居四娘家这棵脐橙又大又圆,卖相十分好,厚厚的橙皮呈暖暖的金黄色,皮子散发出一种特殊的香气,果肉甘甜多汁,令人爱不释手。

黄四娘是在隔壁开客栈的,也就是因为有一个黄四娘,才让司徒灵机一动,把原本称作‘一处小院’的院子改成了‘一处草堂’。

他不光在院子里栽了几颗果树,还在院子的一隅拢出半分地栽了两陇旱稻,这会儿那些稻苗全都挤满了稻谷。

一簇一簇的虽然还未十分饱满,但也全都挤作一堆,沉甸甸的,绿油油的,风一吹,各自都兀自地在田陇里跳起了舞,风吹麦浪仿佛令人闻到了喜悦的味道。

今年是第一季收获旱稻,司徒定要别有企图地好好痴享一番了。说他是艺术家也不以为然,他身上也带有些许神秘的哲学家气息。

不知道他会不会有种模仿卢梭式自给自足生活实验心态,不管是卢梭还是杜甫,终极目标都是满足自我内心需求为基准,这点是绝对值得大艺术家好好探究一番的。

黄四娘原本也不叫黄四娘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